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2月21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抗美援朝老战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段胜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8日9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曾参加抗美援朝
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
就在进朝鲜的第一个傍晚,我们所在的山沟遭到了美军9架飞机的猛烈轰炸,当即炸死了一名护士长和一名伤员。次日清晨我出屋看到的是一片弹坑,竟多达47个,但是美国人的这个下马威并没有让我们退却,作为抗美援朝江西手术医疗队队长,我知道自己身上责任重大。我们每天昼夜都能听到美国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在头顶上空轰鸣和炮弹降落时刺耳的嚎叫声。每当前线开战,很快就会有一车一车的伤员拉到基地医院,我必须立马检查伤情,并分类组织医护人员进入紧张而有序的救治伤员工作中。
我从进入朝鲜的那天起直到1953年11月,每天昼夜都能听到美国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在头顶的天空中嗡嗡的轰鸣声和炮弹降落时刺耳的嚎叫声。前线战争一旦打响,很快就会有大批的伤员送到战地医院来,我所在的医院是最前线的一个医院。
战地医院的救治原则与地方医院不同,要知道战地伤员是一车一车地拉到基地医院的,而地方医院的病人是一个一个地前来就医。基地医院规定,一周能治好的伤员不转回国内,以免部队减员太多。战士们多是炸弹或炮弹伤,几乎没有枪弹伤,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伤员扩创、清理伤口,而清创一定要非常彻底,不能留一点破布、棉絮和泥土在创口里,以免发生破伤风或气性坏疽。这比在国内医院临床上偶尔遇到的清创手术的处理要复杂得多。对重伤员在转运途中有死亡危险的不转回国内,留在医院进行抢救。我们夜以继日地为伤员们做着手术。
美国的飞机就在他们头顶上盘旋,并不时在附近落下几颗炸弹,尽管有丛林的掩护,但是死亡的威胁依然无处不在。为了做到安全,转运工作都是在夜间进行。等到天一黑,医院救护人员马上将伤员送上火车,一般情况下都是派护士长护送,并随身携带着急救器械和药品,在天亮之前就要到达丹东市的五龙背医院。战地医院的护士长是排级干部,救治伤员的技术水平很高,都是不久就要提升为医助的人员。在这个离前线最近的医院,我们早已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一次,我接受医院领导的委派,回国采购药材,在途中我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及枪林弹雨,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此我获得了志愿军“三等功”的军功章。
1953年6月,我们这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一年的任务期满,要返回祖国了,国内会派下一批医疗队来朝鲜接替我所在的医疗队,但是我认为这一年来的战地救治经验很宝贵。回到国内,地方医院不缺少我这样的医生,而战地医院和伤员更需要我,于是我向国家卫生部打报告请求留下来继续工作,很快得到组织的批准。前来接替江西手术医疗队工作的是四川成都手术医疗队,该队由四川省成都医院一位骨科老教授带队,我作为顾问身份参加该医疗队的工作。直到1953年11月停战协定生效,美国飞机的轰炸才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