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名一个故事(之五十二)闫家营村

2024-03-05 19:28:10 
刷新

 


   

村庄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

顺义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无数的传说故事流传在潮白河畔

记录着顺义村庄的变迁

蕴含着同宗同源的精神凝聚

顺义融媒推出《一个村名一个故事》系列报道

本期走进顺义区高丽营镇闫家营村


 


   

村庄档案

     

地理位置:顺义区西部

所处镇域:高丽营镇

成村时间:明代

村名由来:相传一批来自山西的阎姓移民定居于此,取名为“阎家营村”,后演化为“闫家营村”。

     
 
   

村名成因

     

明代时,为了调整人口分布、恢复生产,朝廷制定了许多移民政策,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据传永乐三年(1405年)9月,来自山西太原、平阳等地的一万户移民来到北京,一批阎姓移民定居此地,将村庄命名为“阎家营村”,后演化为“闫家营村”


关于村名来源,还有另一个版本的传说。据说当年此地被风水先生认定为风水宝地,一位侯爷将自己的坟墓建于此处。当时附近只有一户姓阎的夫妇居住,侯爷给了二人一些银两,让他们边劳作边守坟。阎氏夫妇靠种地为生,生养了两个女儿,还先后招了两位姓王的女婿。后来阎氏夫妇在病危之时告诉女儿:“我们是从山西迁住此地,今后你们长居于此总要起个地名,我们这么多年给人家看管坟茔,而且这里只有咱们姓阎的一家,我看就叫阎家营吧。”两位女婿都姓王,但不是出自一族,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村庄逐渐形成了以二王为主的格局。直至现在,村内80%的人都姓王。后来,“阎家营村”在长期的演变中改名为“闫家营村”。


   

村庄发展

     

2003年,闫家营村村中心建设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2015年,高丽营镇政府出资在村东和村南沿河地块建设占地30余亩的滨河公园,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散步、游玩。村西、村北还有苗木种植企业,林木覆盖900余亩。村庄绿树成荫,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近年来,闫家营村先后获得“首都精神文明村”“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村庄文化

     

闫家营村村民孙宝德是孙氏糕点模具技艺的第五代传人,也是北京市唯一的纯手工制作糕点模具技艺传人。孙氏糕点模具在2007年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2年被列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宝德和孙氏糕点模具。

     

“百福百寿”模具。

孙氏糕点模具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以雕刻精致、种类繁多、传统套路完整为特色,一刀刀雕刻出千姿百态的糕点模具,让色香味美的糕点更加精致、美观。


 

记者 刘丹

文编 赵雪莲 丁越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消息来源: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高丽营镇政府

   
热门评论
打开北京顺义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点赞!她入围2024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2024-03-05 16:59:38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两员合一、三查同步、问卷调查!顺义这个街道让文明持续“保鲜” 2024-03-05 16:58:00
6大类别全覆盖,顺义区27.5万名志愿者赓续雷锋精神 2024-03-05 12:25:52
顺顺说气象|点击了解这些关于惊蛰的小知识 2024-03-05 12:28:35
政府工作报告,一图速览! 2024-03-05 10:20:00
没看够!下载个北京顺义呗!
北京顺义 融媒体接地气赢未来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