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
“202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
发布5月第四周周榜人物
顺义区后沙峪镇居民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杨光上榜
他守正创新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今天
顺义融媒
邀您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
杨光在“让文物活起来”主题研讨会上发言。
杨光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46岁的他曾参与2014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专用紫砂壶、G20杭州峰会领导人专用紫砂壶、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专用紫砂壶等设计创作。
杨光参与设计的G20杭州峰会领导人专用紫砂壶。
2015年9月,《清明上河图》十年首次全卷展出,引起了观众观展热潮。为了实现“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让‘清明上河图’走进大众视野”的目标,杨光确定了贵金属书画制品的研发方向。“当时的工艺只能做小尺寸或者不超过1米长的贵金属书画制品,想做近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工艺达不到,还会出现易褶皱的情况。”杨光表示。
金渲彩绘版《清明上河图》向市民展出。
在试验中虽然多次失败,但杨光毫不气馁,最终在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等人的指导下,在国际数字真迹覆盖技术的基础上,将古老的“金渲彩绘”宫廷技艺与“999纯银宣纸”相融合,1:1制作出既具原作神韵又得以保存的金渲彩绘版《清明上河图》。之后,他又推出金渲彩绘版《兰亭序》《中秋帖》《千里江山图》等。
杨光(右一)将篮球世界杯奖牌如期交付到组委会手中。
2019年,第18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在中国举办。杨光作为奖牌设计创意的总负责人,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奖牌设计,7天内设计了20稿方案,最终,他融合篮联视觉元素和“平安扣”寓意的方案被组委会选中。随后,他带领奖牌生产团队加班加点,用时13天生产出37套共计111枚奖牌,如期交付给组委会。
杨光(右一)在“遇在故宫——官窑瓷器研修班”课堂发言。
近年来,“博物馆游”不断升温。杨光创新“故宫+研学”的模式,策划、开展“遇在故宫”研修班项目,将文物鉴赏与实物观摩有机结合,邀请国内资深专家授课,带领学员沉浸式了解文物故事、感受文物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我将继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跟时代潮流,守正创新。”杨光表示,在数字化浪潮下,他和团队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文物数字化展览、数字文创上,让文物搭上数字化的列车,更生动地“活起来”。
记者 王琳琳
文编 张璐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区委宣传部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