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昆曲《牡丹亭》
北方昆曲剧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400年前,汤显祖创作了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牡丹亭》,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巍巍高峰。自面世以来,盛演不衰,这段缠绵四百年的生死至情已成为昆曲的代表作,其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它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故事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邵天帅
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MFA艺术硕士。师承张毓文、顾凤莉、孔昭、秦肖玉、乔燕和、胡锦芳、杨凤一、汪世瑜、孔爱萍、魏春荣、韩冬青、哈冬雪等诸多昆曲名家,2013年正式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为师。在《白蛇传》《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墙头马上》《红楼梦》《怜香伴》《影梅庵忆语——董小宛》《金雀记》《望江亭中秋切鲙》等近二十出大戏担任领衔主演。获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戏曲领军人才,北京市十三届党代表,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青联委员。荣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优秀表演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个人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新人主角奖提名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享受北京市“百人工程”扶持项目,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邵天帅饰演《牡丹亭》杜丽娘
邵峥
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西城区非遗传承人。先后从师于满乐民、马玉森、朱世藕、蔡瑶铣、沈世华、汪世瑜、蔡正仁、岳美缇、石小梅、周志刚、许凤山、周世琮等昆曲名家。2013年拜北方昆曲剧院小生名家马玉森老师为师。主演《牡丹亭》《南唐遗事》《长生殿》《西厢记》《奇双会》《关汉卿》《玉簪记》《狮吼记》《雷峰塔》《拜月亭》《荆钗记》《救风尘》等众多优秀昆曲剧目。多次随剧院赴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15年在第二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竞演中获得金奖。
邵峥饰演《牡丹亭》柳梦梅
北方昆曲剧院于1957年6月22日建院。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现任院长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昆曲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杨凤一担任。剧院秉承“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艺术方针,继承、整理了《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琵琶记》《玉簪记》等传统剧目;创作、改编、移植了《文成公主》《千里送京娘》《飞夺泸定桥》等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涌现出了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等大师,以及李淑君、洪雪飞、蔡瑶铣、侯少奎等老一代昆曲名家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史红梅、魏春荣、刘巍、顾卫英等新时代昆曲表演艺术家。众多剧目好评不断,其中《琵琶记》《宦门子弟错立身》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红楼梦》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设计奖等。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剧院先后出访过美国、日本、芬兰、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
02
杂技《龙腾奥运》
中国杂技团
杂技的精神是不断创新、勇于超越,这与不断挑战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十分契合。中国杂技团抓住后奥运时代赋予的宝贵机会,开辟了精品旅游驻场演出项目《龙腾奥运》。
现场将演绎中国杂技团众多含金量的杂技节目,是一次对文化与艺术的追求和传承,展示了杂技艺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引领文旅驻场演艺的新展望。
这是一场北京旅游演艺的罕见精品、鸟巢地区的高品质文旅演出,杂技“国家队”看家本领的轮番亮相、央视春晚“同款”杂技精品的近距离欣赏,展现了中国杂技艺术的新、美、奇、绝。


中国杂技团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杂技艺术表演院团,其表演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并出访134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人民外交的先行官”。自1957年获得第一个国际金奖以来至今,先后在国内和世界主要赛场上斩获67枚金奖和10枚荣誉金奖。
奥雅观宸艺术中心,是距离奥林匹克最近的“千人剧场”,与鸟巢、水立方咫尺之遥。在这方天地之间欣赏精彩绝伦的杂技,为这片景致更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奇妙。
03
话剧《张居正》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人艺原创历史大戏《张居正》迎来第二轮演出。在北京人艺院庆日前后上演这部作品,不仅向观众展现历史剧创作的新面貌,同时也用这部舞台新作,与今年北京人艺院庆主题“青春人艺”相呼应,向观众展示北京人艺发展至今,在传承中创新的创造力。





04
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新冒险舞团
新冒险舞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对莎士比亚经典爱情故事的一次充满激情的当代演绎。基于前苏联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为芭蕾所作的经典配乐,当代舞蹈界鬼才马修•伯恩进行了全新的故事改编。
马修•伯恩被誉为英国最受欢迎和最成功的舞蹈编导。他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托尼奖“最佳编舞奖”和“最佳导演奖”的现象级艺术家,获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汉堡莎士比亚艺术奖(Shakespeare Prize for the Arts),和英国精神大奖(The British Inspiration Award)。
马修·伯恩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延续其具有爆发力的叙事风格和复杂流畅的编舞风格,将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诠释经典的另一种可能。该剧于2019年在英国首演,并在巡演后广受好评。《泰晤士报》盛赞“耳目一新”,《卫报》则称其“充满了洞察与创造力”。


05
京剧《武松打店》《取帅印》
北京京剧院
《武松打店》
武松杀死了嫂嫂及西门庆后,被发配孟州,途经十字坡,宿张青夫妇店中。是夜,张青外出未归,其妻孙二娘单独行刺武松反被武松打败,正在性命攸关时,张青归来,认出打虎好汉武松,双方以礼相待,和解订交。
《取帅印》
唐初,辽东盖苏文犯边。唐主李世民因元帅秦琼正患重病,欲派尉迟恭为帅。程咬金素与尉迟恭不睦,假称秦琼不肯交出帅印,希图阻止。李世民亲至秦府探病取印,程咬金唆使秦琼刁难。李世民许以公主下嫁秦子秦怀玉,程咬金又挑唆秦怀玉与尉迟恭寻殴,反诬尉迟恭欺辱驸马,迫使赔罪。经李世民一番调停,秦琼始将帅印付出,尉迟恭乃得率部东征。
06
话剧《威廉与我》
世纪华鹏、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在田文化传媒工作室
《威廉与我》,看到这个剧名,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立刻将其跟威廉·莎士比亚联系到一起。而这确实是一部少有的将莎翁一生及其所处时代以独特视角展现在舞台上的原创佳作。
在散发着16世纪复古气息的舞台上,高高在上的莎士比亚,成了有血有肉的威廉。他在各家剧院之间辗转,在夹缝中贩卖理想,被权贵左右利用,在自己的野心和良心中挣扎,他有着波澜起伏的壮阔人生,也承受着难以左右逢源的生命困境。剧中还化用了很多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经典台词,并且恰到好处地融入他所处的环境之中,让人们以新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威廉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作品的真谛。
整个作品编、导、演、服、化、道俱佳,常常让人有拍案叫绝之感,虽然演出长达三个小时,但流畅生动、活力十足的舞台呈现,却始终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舍不得离开舞台一秒钟,也生怕错过任何一句有趣又有深意的台词。而其最动人之处,是融入了当代戏剧人对时代、对创作、对自我的深刻思考。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看得人笑中带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正如剧中所言:“真正的好戏是写给岁月的,而岁月这老东西,从不守规矩。”


“《威廉与我》最打动人之处,就在于它从多种角度、用巧妙方式对莎士比亚的伟大与平凡做了属于自己的解读和诠释,让观众意识到作为戏剧家的莎士比亚与芸芸众生的你我面临着同样的现实困境,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在心理上无限接近,从而让莎士比亚的人生故事具有了当下价值和现实意义。事实已经证明,把展现人性华彩、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作为创作目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陈曦(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副研究员)
“《威廉与我》灵活运用时空转换、故事叙述者与具体角色间的身份切换,在叙事方法、舞台形式、演剧样式上都可圈可点,打破了常规刻板的叙事呈现,让观众感受到威廉曲折丰富的人生及其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独到的追求。”
——王彦霞(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遗学院教授)
07
音乐剧《反转人生》
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
故事植根于都市生活的背景之中,一个不会说“好”的男人,与一个不会说“不”的女人,在名叫“反转人生”的节目中相遇,他们走进节目组设计的密室难题,从陌生走向熟悉,本难以启齿的“好”与“不”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松口。




每个角色都满载生命力,通过演员的演绎,观众得以跟随角色的喜怒哀乐,来体验一场现实世界与心理空间相互交织的奇妙旅程,从舞台上的“改变”一刻,来探寻自我改变的无限可能。
此次,音乐与舞蹈成为本剧叙事的得力推手,不仅能够推动情节发展,更能深入地抒发人物的所思所想。作曲融合爵士、布鲁斯、说唱等多元的音乐风格,让每个角色的音乐设计都与他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紧密连接。
音乐剧《反转人生》6月精彩继续,repo回顾「情绪拉满100分的歌曲」
09
河北梆子《王宝钏》(下部)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王宝钏》作为河北梆子中的经典剧目,其故事原型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戏曲文学。
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越、音韵铿锵,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恰巧在《王宝钏》中,这种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激昂的唱腔和动人心魄的音乐,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王宝钏一生的坚韧和执着。
10
音乐剧《唐人街探案1》剧场版
魅鲸文化
改编自陈思诚执导,王宝强、刘昊然主演的口碑热门电影《唐人街探案》,以舞台剧的全新舞台形式对“唐探宇宙”进行延伸与探索。
“唐探宇宙”以系列电影的形式开辟,从早期网剧到如今的舞台剧,借由多样化的艺术体裁在不断扩张“唐探版图”。舞台剧《唐人街探案1》在内容创作上,致力于在保留原有剧情逻辑的叙事基础上,丰富“唐探”特有的悬疑喜剧张力,再赋予独特的舞台魅力。
讲述了唐仁、秦风必须在躲避黑白两道追捕与围剿的同时,在短短七天内,完成找到“失落的黄金”、查明“真凶”、为自己“洗清罪名”的艰巨任务。


11
康万生与优秀青年演员京剧名段演唱会
康万生,主工裘派花脸,天津京剧院铜锤花脸、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剧协理事。代表作有《赤桑镇》《铡美案》等裘派著名曲目。
12
话剧《望星河》
北京巨龙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22年,新时代首都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孵化项目5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了一部亮眼的话剧剧本《望星河》。角如其名,这部作品中的女主角正是如星河般璀璨,以29年短暂却又绚烂的一生享誉世界的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
由两位青年女性编剧王斯汀、鲁奕敏构思打磨,她们从这位并不被国人所熟知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了200年来女性共同的性别困境与精神图腾,她身上跨时代的“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正是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火种。
剧本以王贞仪丈夫詹枚在她死后四处奔走出版亡妻著作为线索,艰难重重。即使是留存下来的著作也在历史的风雨中遗失,只余《德风亭初集》十三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身影都被历史的尘烟遮盖,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学界所重新发现。将这位令人鼓舞的女性故事搬上舞台的过程,也是鼓励新一代青年如何追求梦想,如何在困顿中坚持信仰、不屈于蒙昧的一次试炼。


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望星河》推广曲首发《别怕黑夜漫长》
13
舞蹈《杜甫》
重庆歌舞团
舞剧《杜甫》由舞坛“双子星”韩真、周莉亚联合执导,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等奖项。
《杜甫》是由重庆歌舞团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打造的“诗圣”题材舞剧。全剧约90分钟,分为“壮游羁旅、长安十载、弃官归隐、登高望远”4个篇章,意象化地呈现和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表现了杜甫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



舞剧中我们处处能“看”到杜甫的诗词,比如在某些片段里可以看到《哀江头》,某些片段里可以看到“三吏”“三别”。即便在《丽人行》中,也融入了很多关于杨贵妃的诗词,只不过你要通过舞蹈才能看到“回眸一笑百媚生”。
14
京剧《四郎探母》
国家京剧院
京剧《四郎探母》又名《探母回令》《北天门》,是京剧形成初期产生的一个剧目,也是上演频次最高的传统剧目之一。梅兰芳、李少春、周信芳等众多名家都曾出演过。
京剧《四郎探母》的故事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及民间故事。讲述了辽宋长年征战不休,金沙滩一战中,杨延辉(杨四郎)被擒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成婚,做了辽国驸马。十五年后,辽宋又战,杨四郎思母心切却苦于无法过关。其妻铁镜公主得知实情,设计巧取令箭,助夫成功过关至宋营探母的故事。
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说不尽的离愁别恨、思念之情,却又面临分离……这出唱功戏,经历代京剧名家传承,久演不衰,在曲折情节与丰富唱腔交织中,演绎家与国的两难选择、情与理的人性碰撞,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
15
话剧《夜行者》
反掌娱乐、保利演出、澳门当代国际演剧艺术有限公司
《夜行者》以岭南风土人情为创作基调,通过写意舞台的多元化紧凑融合,展现了悬疑与暗战交织、紧张与厚谊并行的故事情节。剧中两位热血青年彭骁和林可达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成为20世纪40年代革命传奇的缩影。少时的舞狮兄弟,历经人生洗练后的重逢,幼时情谊、理想信念在猜忌试探中逐渐显露真容……
本剧汇集实力派演员李乃文、唐旭等,共同打造这部口碑力作。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演绎,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展现得紧张刺激,密不透风、疏而不漏的氛围将观众“强行”带入那个充满无形硝烟与危机重重的战线。
《夜行者》还融合了形体、戏曲、武打、舞狮等中国传统表演艺术,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高频节奏,营造出紧张刺激的谍战场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舞台上的精彩呈现,让观众感受到革命者们的英勇与坚定,以及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付出的艰辛与牺牲。
娱伯牙 |《夜行者》:黑暗光影中的红色悬疑,双男主魅力重塑时代传奇
保利出品|舞台剧《夜行者》发布会在京举行| 打造谍战戏剧经典|李乃文时隔20年回归舞台
16
音乐剧《雪拥蓝关》
美视美意(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改编自的灰同名小说,网上连载吸引百万读者热情追捧,并荣获首届燧石文学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原创戏曲题材音乐剧《雪拥蓝关》以民国时期北平梨园为背景,讲述了梨园师兄弟三人在大时代风云中身不由己,男儿间的情义,小儿女的痴恋,国仇家恨前面临的生死考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段梨园往事,勾连人们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间夹杂着几许星光的日月。那些屹立不倒充满光辉的人物与故事,那些撼动人心的家国情义,其实从未离开。









17
舞蹈《舞术》
赵梁艺术工作室
国家大剧院“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精彩继续,赵梁舞蹈作品《舞术》将首次亮相北京艺术中心,在历史悠久的大运河畔带来一场融合“舞蹈”与“武术”的独立舞蹈剧场作品。中华武术以先锋的现代舞形式展示在观众面前,以舞演武,以武喻舞,刚柔并济,武舞相融,将是一场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激昂的舞台盛会。
《舞术》取“舞蹈”的舞和“武术”的术。武舞同音,状离神合,止戈为武,而闻歌起舞。字面上音、形、意的互通,由舞者立于舞台上,却是“忘其形而得其意”,将当代武术从竞技体育的驱使中剥离,归其精气神,融武舞共通之妙义。
《舞术》作为一部独立舞蹈剧场作品,旨在传承、发展、创新和弘扬东方独一无二之文化精髓,集合了众多国内顶级舞者及艺术家。将拳术、太极、剑术、刀法、枪棍等,透过舞者和武者的肢体语汇,在攻守之间,在起止之瞬,刚柔并举、和合共生中,带入创作者对舞蹈与武术“通过身体表达精神意识”的哲学思考。


18
儿童剧《土狗老黑闯祸了》
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改编自著名京味儿作家叶广芩同名儿童文学作品
大麦评分9.1
舞美、灯光、多媒体展现童年涂鸦的美好
打造舞台上表情丰富的“偶”



“北京丫丫”成长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
透露着童真童趣,充裕着浓浓的京味儿人情
19
儿童剧《海底小纵队在中国之东海救援》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根据央视少儿频道持续热播的《海底小纵队在中国》动画IP改编而成,将深受全国少儿喜爱的动画角色生动呈现于舞台之上,观众可以期待看到他们喜爱的动画角色在舞台上的生动呈现。
通过海底小纵队的紧急救援情节,旨在唤起大小朋友们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引领观众成为“海底小纵队”的一员,共同为保护海洋贡献力量。从而引导观众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保护海洋的意识。



剧中巧妙地运用了Osmo Pocket 3摄像机,为海底小纵队的探险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通过这台小巧而强大的摄像机,观众能够将自己的视角实时投射到大屏之上,与海底小纵队并肩探索那神秘莫测的深海世界。
20
沉浸式曲艺剧《南城记忆——“老门神”》
北京演艺集团、北京曲艺团
北京曲艺团首部沉浸式曲艺剧,带领观众打破时间桎梏,置身百年会馆,感受浓厚的京味儿文化与北京南城的人文特色。
可近距离感受拉洋片、牛骨数来宝这些随着时代发展淡出人们视野的艺术形式。
观众与演员间的道具互动、情境中的曲艺教学以及趣味答题环节等都将观众带入剧情当中,“玩中看”“看中学”不知不觉中度过欢乐时光。
01
2024郁可唯“终身浪漫的开始”演唱会
郁可唯被称为华语乐坛的“灵魂歌者”“OST女王”,刚出道,首张个人专辑《蓝短裤》就获得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年度最佳新人;2011年获得音乐先锋榜年度22家电台联颁最佳专辑奖、音乐风云榜最佳女演唱人。
一首《时间煮雨》获得了乐视盛典年度电影金曲奖,与胡夏合唱的歌曲《知否知否》则成为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十大金曲之一。
郁可唯的嗓子好像唱什么都是应该的,在节目中,一个进错拍的小插曲,都能在网络引起热潮,让网友纷纷赞叹像精心设计的一样完美!
此次《终身浪漫的开始》巡回演唱会,郁可唯除了首唱2022年发行的“品质、口碑之作”《Dear Life》专辑曲目之外,还将带来携手王治平、赵兆、葛大为等华语乐坛金牌联手合力打造的金曲,定会给歌迷们带来不俗的视听盛宴。
02
苏打绿二十年一刻演唱会
二十次,春的枝枒,苏醒又轮回
夏天狂热,蝉鸣,尔后相聚
沉醉的秋,开始了落叶
而冬,响起音乐,微笑、熟睡,温暖现在
一辈子有多少次相聚,多少个四季?
因为音乐,
组成了二十年片刻,灿烂出我们的永恒
继2016年巡演至今,暌违近八年时间,这是六人再次以苏打绿之姿开启的巡回演唱会,这也是我们与他们难得的交集;二十年的片刻,换来这刹那的瞬间永恒;历经过三年休团,苏打绿出道至今已迈入二十年,在这一刻,我们用音乐来庆祝,那些你熟悉的、这二十年里每首陪伴过生命的歌曲:从《苏打绿》同名专辑、《小宇宙》《无与伦比的美丽》《你在烦恼什么》《韦瓦第计划》,一直到近期的歌曲,都将再次为生命写下美好的记忆篇章。二十年凝聚在这一刻,最值得纪念的事。有六个人在的地方,就是苏打绿;想念,我们就再遇见;难得,那就大肆欢庆。苏打绿二十年一刻巡回演唱会,即将登场。
01
《云边有个小卖部》
上映时间 6月22日
普通青年刘十三,在城市中迷失自我,被外婆带回了故乡,一个云边的小镇。童年好友程霜和外婆陪伴着他,刘十三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他沿着祖祖辈辈留下的痕迹,认真倾听小镇的呼吸,在伸手能摸到云的小卖部,在高山与大海之间,在院子的桂花树下,逐渐走出往日的迷惘。有些人刻骨铭心,没几年就遗忘。有些人不论生死,都陪在你身旁。该片由原著作者张嘉佳担任导演及编剧,张家鲁监制,张宇担任总制片人,彭昱畅、周也领衔主演。
01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
中国工艺美术馆 2024年6月7日-2025年6月
本次展览共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呈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进行时态”。
第一部分主要展现2013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情况,彰显中国非遗保护实践成就和影响力。
第二部分搭建了六个场景、两条非遗街区、八个体验互动区和十五个多媒体展项。展览期间将邀请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徽州古戏台
京剧青衣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积极履行缔约国义务,持续提升非遗保护能力,不断拓展利用途径,建立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国际非遗保护工作贡献的中国经验,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民俗展演区域
02
留真·留神·留心——蔡斯民摄影与文献展
宋庄美术馆 4月20日-6月21日
《留真·留神·留心——蔡斯民摄影与文献展》是基于蔡斯民丰富的经历而展开的回顾性展览,其中对蔡斯民的展示,有大家熟知的一面,也有未知的一面。有着长寿和艺术双重基因的蔡斯民,身体力行地经历和见证了一段中国艺术的重要发展历程。从他的个人出发,足以管窥这段艺术发展史中的精彩和多元。
2023年,90周岁的蔡先生在新加坡出版了《蔡斯民艺术人生》,书中整理了蔡先生与艺术之间的往事与缘分,而这本书也成为此次《留真·留神·留心——蔡斯民摄影与文献展》的缘起和基底。我们将此次展览定名为“留真·留神·留心”有两层意思,一是蔡斯民做事留神、留心,资料严谨;二是蔡斯民在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数十年的交往中,彼此留下了许多心意。
蔡斯民
1932年出生,新加坡著名摄影家,青年时就对美术和摄影有浓厚的兴趣,1950年在新加坡南洋美专学习。他在五、六十年代活跃于艺术界,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55年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硕士A.R.P.S及国际影艺联盟最高荣誉衔HON E.F.L.A.P;1985年拍摄的新航日历获得太平洋区金奖以及1986年新加坡创意奖。此后,又在各种摄影活动中多次获奖。1972年起,蔡斯民致力于广告摄影制作,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专业摄影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89年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摄影文化艺术奖章。1989年—1992年期间,他在新加坡、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杭州和台北、香港等地举行他的个人摄影展览《留真》。2005—2023年陆续在重庆、深圳、成都、昆明、贵阳、云南、上海、沈阳、杭州、新加坡等地巡回展出。
朱屺瞻肖像摄影
蔡斯民拍摄,1984-1988年
刘海粟肖像摄影
蔡斯民拍摄,1984-1988年
吴冠中在新加坡鸟类公园写生
蔡斯民拍摄,1988年
03
国家大剧院艺术馆 6月11日-8月4日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在城市3000多年的漫长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
“燕京八绝”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八种技艺,是在数百年都城的环境中,历经各朝代官营工匠们的淬炼而集大成的皇家工艺,在清王朝落幕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工匠散落民间,逐渐在北京地区形成。八大技艺充分汲取了各地、各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精华,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联合主办,分为燕京八绝、古风遗韵、匠心永承三大板块,彰显了宫廷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展现了新时期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的良好风貌与使命担当,以及非遗文化的创新之美,为国内外观众带来了一次集视觉美感与文化底蕴的双重盛宴。
精工矫嵌红楼梦《露秋咏菊》屏风
工艺:金漆镶嵌
年代:当代
设计/制作: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
《宝相花》熏炉
工艺:花丝镶嵌
年代:当代
设计/制作:赵春明
祥瑞
工艺:景泰蓝
年代:当代
设计:张旭
制作:张同禄珐琅艺术中心
来源:北京文艺攻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