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白衣天使们:
当晨曦穿透医院的玻璃窗
当深夜的走廊响起忙碌的脚步声
你们
始终以温柔和专业守护生命的温度
你们的故事
藏在勒红的口罩压痕里
藏在奔走的脚步声中
藏在输液瓶旁不敢阖眼的守候里
……
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
所有默默无闻付出的你们
成为最闪亮的主角
关键词:娴熟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徐云
工作单位:顺义区医院
工作科室:介入治疗中心
工作年限:39年
她说:扎根护理岗位,我早已将无影灯下的每一次导管传递、每一次生命体征监测融入了职业本能。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我深知,那些日夜积累的经验、反复打磨的操作细节,都是对“生命相托”四字最朴实却最有力的回应。
关键词:专注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刘小翠
工作单位: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义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工作科室:性病艾滋病控制科
工作年限:21年
她说:疾控战场虽不见病床,但看着高危人群因科学干预远离风险,社区居民因知识普及增强防护,我愈发明白,这份藏在幕后的坚守,同样能为无数生命撑起安全的晴空。
关键词:温暖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毕秋菊
工作单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工作科室:脑病科
工作年限:20年
她说:在脑病科深耕20年,我始终以辨证施护的匠心守护患者。每一名患者的康复都是最动人的回应。
关键词:细心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贾凤玉
工作单位:顺义区空港医院
工作科室:神经内科
工作年限:16年
她说:监护仪的滴答声、深夜查房的脚步声,神经内科病房的每个日夜,都在与时间赛跑。看着患者从意识模糊到展露笑颜,所有的疲惫都变成了值得。
关键词:负责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他——)
姓名:范凡
工作单位: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
工作科室:门诊
工作年限:15年
他说:在门诊的15年,我见过患者初来的焦虑不安,也听过他们康复后的由衷感谢。这里是医院的“第一站”,每天面对不同的病痛与困惑,我愿用耐心倾听、细心指引,让患者的每一次就诊都充满温度。
关键词:温柔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李晶
工作单位: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工作科室:妇科
工作年限:10年
她说:妇科承载着女性生命的温柔与坚韧,我要用细致与关怀,守护她们每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看着她们舒心笑颜,我愈发坚定——这份守护,就是我职业中最温暖的意义。
关键词:耐心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鲁艳娜
工作单位:顺义区第二医院下营社区卫生服务站
工作科室:全科
工作年限:10年
她说:社区医疗无小事,每次上门问诊时的嘘寒问暖、慢性病随访时的反复叮嘱,都是守护健康的承诺。我面对的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所以更需要用十分的耐心,换老人一分的安心。
关键词:严谨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她——)
姓名:范素青
工作单位:李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工作科室:口腔科
工作年限:5年
她说:口腔治疗容不得半点马虎,消毒灯下的器械锃亮如新,治疗椅旁的反复确认已成习惯。我深知,只有以十二分的严谨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让患者带着轻松与满意离开。
关键词:坚守
(戳一下查看认真的他——)
姓名:于添
工作单位:南法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工作科室:院前急救
工作年限:4年
他说:急救车呼啸而过的路上,我握着生命的接力棒,与时间赛跑的每一秒,都在为生命争取多一种可能。工作之余,我也用我所学到的急救知识,帮助了更多的人。因为生命无价,每一次伸出援手,都是对这份职业最好的致敬。
记者 王雨欣
摄影 隋馨睿
绘图 李格
文编 丁月
美编 屈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