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汛情形势,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推进全区防汛工作,构建起“党委领航、党员冲锋、青年担当”的三级作战体系,实现汛期险情早发现、快处置、零伤亡,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召开防汛工作会议。
“今年4月初,我们就开始梳理往年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今年气候预测,对防汛应急预案进行多轮修订,确保预案‘能用、管用、好用’。”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韩立稳介绍。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将防汛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提前研判、精准部署,创新建立“一办九组”工作专班,综合协调办统筹调度、数据统计组迅速收集各类防汛信息、抢险救援组预置应急力量、物资保障组盘点储备……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联动。
主汛期来临前,工作人员已完成对全区30个防汛物资仓库的清点,对潮白河、温榆河沿线及29处易积水点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汛期内,全区累计启动应急响应31次、时长702小时,发布预警33次。局领导班子带头值守,通过视频调度、现场督导实时掌握汛情,24小时监测河道水位和降雨数据,确保全区防汛“一盘棋”。
区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对降雨应对工作进行分析研判。
“凌晨2点的仁和镇河南村平沿路,积水已经没过脚踝,我们通过视频系统指导属地排查排水口,防止有落叶、杂物堵塞影响排水。”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张帅对前不久的强降雨记忆犹新。
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队员巡查河道。
7月29日至30日,降雨持续了31个小时,党员们时刻坚守岗位,通过“雪亮工程”和汛情感知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全区降雨应对情况,发现积水及时与相关部门和属地联系,第一时间组织抢险队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置,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有一次凌晨4点接到李桥镇求助,有村民家门口积水倒灌,我们立即联系镇应急队,2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抽水,不到1小时就排除了积水。”区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事务中心主任陈泓说。除了一线巡查,党员干部还全员参与应急值守,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保持 “秒接”状态,第一时间联动属地和救援力量处置。
应急青年先锋队队员实时汇总后台数据。
“连续7天、168小时坚守在应急指挥中心,虽然累得眼睛通红,但看到潮白河水位稳步下降,心里就特别踏实。”应急青年先锋队队长郝敏卉说。在防汛队伍中,这支由各科室90后骨干组成的应急青年先锋队格外亮眼,汛期来临时他们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防汛紧要关头,队员曹静宇、范佳佳和数据统计组的成员们紧盯雨量、潮白河水位变化,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高效完成指挥调度、视频会议保障、信息化支撑等工作;队员吴璇负责物资调配,接到抢险队伍需求后,确保1小时内就能将排涝泵、救生设备送到现场。
日常工作中,他们是指挥中心里梳理数据的“分析师”,是仓库里清点物资的“管理员”,是时刻准备奔赴现场的“战斗员”。“这次防汛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时时放心不下’的心情,‘守护安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靠每一个人扛责在肩。”队员李兴磊说,这段防汛经历让他快速成长,也让“青春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从党委统筹谋划“一盘棋”,到党员冲锋一线“筑堤坝”,再到青年接力奋斗“显担当”,区应急管理局以党建为“根”、担当为“魂”,在防汛一线交出了“保民安、护民生”的合格答卷。
韩立稳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与应急工作融合,总结此次防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进一步锤炼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同时,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补齐物资保障短板,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守护区域安全,让党旗始终在应急一线高高飘扬。”
记者、摄影 隋馨睿
文编 丁月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部分图片由区应急管理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