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顺义区委宣传部(顺义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顺义“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2025年服贸会顺义区专场新闻发布会暨顺义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章华杰主持。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光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周靖慧,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政策研究与制度创新处处长郑杰,北京首文科文创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辅伦出席,介绍顺义区“两区”建设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首文科文创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辅伦介绍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聚焦“两区”建设,在服务能级跃升、政策机制突破、国际合作深化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外景。
观众打卡第四届仲夏艺术季展览。
基地以品牌活动搭建中外文化对话桥梁,提升顺义文化开放影响力。2022年主办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近240位艺术家参展,展出400余件作品,社交媒体阅读量超1354万人次,5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当年文化领域重磅事件;2025年,基地核心承载区北京保税艺术区打造的第四届“仲夏艺术季”,推出当代坦培拉、中日韩水墨三元等特色展览,历时三个月开展30余场活动,吸引近万人次参与,成为辐射京津冀的文化消费新IP。
截至目前,基地今年累计举办艺术展览20余场,接待各级各地参观300余次;联合艺术教育专委会举办国际展览,成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感谢信肯定;成功引入空白空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10余家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入驻。
基地聚焦文化贸易流通痛点,2025年重点升级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为国际文化资源高效流动提供支撑。
在文物鉴定方面,引入北京文物出入境鉴定所驻点办公,提供文物临时进境审批、出境审核等服务,2025年已为5家企业完成20余次检测鉴定,实现“就近办、高效办”。
在物流联通方面,基地与合作方开通“北京-上海艺术物流专线”,采用国际标准专业运输方案,每周定期往返,推动京津冀与长三角艺术资源互联互通。
在仓储扩容方面,计划新增4000平方米专业艺术品仓库,配备恒温恒湿、24小时安防监控设施,完善“保税展示-仓储物流-交易交割”文化艺术品贸易服务全链条;同时,基地启用知名团队设计的新导视系统与标识,融合美学功能,提升体验,强化北京保税艺术区国际形象。
基地积极搭建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贸易、国际文物交流、国际文化装备保税租赁、国际数字贸易、国际贸易供应链物流五大专业服务平台,深化政策赋能。
在文物艺术品领域:依托“境内关外”政策,提供保税服务,2024年11月至今协助追索100余件重要文物,三星堆、江口沉银等修复项目成果丰硕,年均修复一级文物700余件。
在数字与装备领域:联合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共建“国际动漫影视出海北京基地”,2025年承办北京市文旅局版权对接活动;为影视业提供保税租赁、维修一体化服务,可一次性为企业节省综合成本19.8%。
“基于信用额度的关税保函”服务签约仪式。
在政策赋能领域:一是推出“基于信用额度的关税保函”服务,目前已为相关贸易企业授信1300万元,替代现金保证金,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优化关务流程,压缩本地办理时间约30%;二是全国首创AI艺术品智能监管体系,覆盖“入区-存储-出区”全流程,高效核验艺术品真伪;三是培育“区内仓储+区外展拍”“区内展示+线上交易”“保税展示交易”三大业态,企业可将保税货物运至北京市内展示销售,打破空间局限。
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的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书画类文物修复。
“两区”建设以推动中国企业与服务“走出去”为重要使命,基地充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如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在基地支持下,2025年1月联合香港内地经贸协会成立“香港中外文物修复协会”,构建技术出海、人才培养、产业合作国际化平台,目前已与3家海外博物馆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开展2项跨国修复项目,成为落实“两区”及“推动文化出口”任务的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