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秋风送爽,稻浪翻滚。9月22日,顺义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盛会——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市顺义区主场活动与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顺义区专场展演联动,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丰收,欣赏乡村艺术魅力。
9时,活动在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中拉开帷幕。诗歌朗诵深情款款,传统戏曲韵味十足,新时代歌舞活力四射。来自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走上舞台,分享乡村振兴路上的“酸甜苦辣”。一首《稻田里的守望者》让不少人想起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现场掌声阵阵。
农业企业代表分享丰收的喜悦。
这场活动不仅是文艺大餐,更是丰收盛宴。现场特别设置了丰收推介环节,五家农业企业代表轮番登台,讲述种植养殖的门道,分享丰收的喜悦。顺义区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出,更让传统农业搭上数字快车,智慧农业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大舞台的精彩表演结束后,优农市集热闹开市。29个“北京优农”品牌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对口帮扶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也来“助阵”,有西藏尼木的藏香、内蒙古的黄金小米、山西沁源的黄精茶……市民一边品尝选购,一边和农户唠家常,丰收的喜悦从田间地头弥漫到城市餐桌。
“今天特别开心,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这些节目特别接地气,能真切感受到农民朋友的精气神。顺义种的蔬菜、水果品质也真不错,我买了不少。”市民李女士说。
顺义的农业,既有“乡土味”,也有“科技范儿”。今年这场庆丰收的活动,不仅是粮食蔬菜等实物的丰收,顺义农业的发展成果也迎来丰收。北京林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顺义,顺鑫小店入围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优帝鸽业在全国首创肉鸽种鸽繁育及养殖标准体系。
顺义区还完成了国家玉米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项目建设,培育绿色高效营养强化的高产优质特色玉米新品种15个。全区应用北斗辅助农机驾驶系统620余台(套),农机智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13家农场荣获北京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6家园区成功挂牌“科技小院”。
乡村环境建设成果也迎来丰收,今年第二季度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检查中,顺义拿了第一。赵全营镇、牛栏山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今天这场活动,我们从文化、产业、特色活动多维度发力,全方位展现顺义乡村振兴成果。我们还打造了不同的分会场,让市民沉浸式感受农业乐趣,同时深度呈现顺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杨菊说。
据统计,2025年顺义夏粮种植面积15.68万亩,总产量6.06万吨,实现五年连续增长。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万元,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市前列。
记者 李一鸣
摄影 隋馨睿王嘉宇
文编 丁月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