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生产车间。
作为北京市汽车产业主要承载区,顺义区积极推动整车产能向优质、新能源车转型。区内集聚了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理想汽车(纯电车型MEGA量产基地)、北京现代、北汽越野车4家整车企业,北汽研发总部、理想汽车研发总部等7家研发中心,以及15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1家,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链条一体化布局。今年,北汽越野车BJ40增程、理想汽车MEGA Home版等新能源车型上市热销。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效果图。
依托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孔辉科技等12家产业链关键企业完成签约或注册,打造“1小时产业圈”协同效应。借助5G通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区内企业加速推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物流等场景落地,推动区域汽车产业链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深度转型。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顺义基地。(资料图)
政策赋能,筑牢生态发展基石。在产业支持层面,顺义区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率先推出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联合北京市经信局设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基金,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自2024年起,顺义区相继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及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推动集群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截至目前,顺义区已培育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优质中小企业157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为产业创新注入“生力军”。
中关村(顺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
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于2023年率先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聚焦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及氧化镓、金刚石等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形成了覆盖材料、装备、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截至目前,顺义区已集聚“三代半”实体企业30家,涵盖微波射频、电力电子等领域。
中航工业复材公司外景。
2024年,顺义区航空装备配套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已形成航空材料、航空电子、发动机关键部件、宇航核心产品等优势产业资源,建有北京航空产业园、航天产业园,拥有航空工业复材、航空工业青云、汉飞航空、AMECO飞机维修等一批高质量航空航天工业企业。
随着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逐步释放、场景落地的持续深化,顺义区将依托政策赋能、科技支撑与协同生态,持续激发主导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记者 侯欣泽
文编 张璐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