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销售额!这名顺义高校在校生创业助农

2025-10-24 11:13:50 
刷新

北京城市学院在读学生徐志础

带领志愿团队

将专业知识化作助农利器

借电商之力

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60万元

用实际行动点亮乡村振兴梦



徐志础在草莓种植棚查看草莓长势。


来自安徽省的徐志础,是北京城市学院大四在读生,也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他的助农初心,源于一堂市场营销课的触动。“中国农村不缺好的农产品,缺的是让好产品走出农村的渠道”,老师的这句话点燃了他心中的“创业助农梦”。学校地处顺义区杨镇,当地物产丰饶,拥有“小店西瓜”“东焦各庄草莓”等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如何让这些优质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带着大学生的思考,徐志础自此踏上了助农之路。


徐志础与团队在杨镇招商中心沟通项目进度。


2024年4月,在学校的支持与老师的帮助下,徐志础组建了一支以北城校友和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助农团队,并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西’望田野——校企镇联合赋能荆坨村西瓜产业”。团队成员均义务参与这个项目。


杨镇为团队提供了专属的大学生创业基地,还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对接本地企业资源实现互助合作。


徐志础和团队跟着瓜农学种植,蹲在大棚里记录西瓜的生长周期;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北京城区的消费数据。为解决运输难题,他们跑遍了顺义的物流公司,最终争取到京东冷链运输的优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建立起杨镇第一个助农品牌——“杨镇优选”。他们为西瓜设计了精致的礼盒包装,配上印有种植故事的VI卡册,让普通的西瓜变成了“有温度、有故事的农产品”。


徐志础团队打造的具有杨镇特色的果蔬礼盒。


2024年夏天,他们帮助村民卖出11000斤西瓜,结算价每斤比市场价高出6毛钱。2024年,“杨镇优选”电商平台累计帮助杨镇荆坨村农户销售西瓜5.5吨,为村庄增收2万余元。农户们脸上的笑容,成了团队最珍贵的“成绩单”。


“杨镇优选”提货卡兑换系统。

团队利用快团团平台出售农产品。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提货卡兑换系统,设计了产品外包装、夏季果蔬卡册、中秋系列卡册等,并联系企业采购,帮助杨镇地区售卖茄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白菜、鸡蛋等十余种农产品。



2025年1月至3月

帮助杨镇草莓种植户

售卖草莓400余份

4月至10月

设计千余份提货卡

助力大韩庄村“韩晓农”品牌

及杨镇村民售卖

面粉、红薯、鸡蛋、猪肉等农产品

截至目前

团队已累计帮助

杨镇地区、木林镇大韩庄村

卖出农产品10余吨

农产品总销售额达60余万元


徐志础收到杨镇的表扬信。


在徐志础看来,助农不只是卖货,更要帮农户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西瓜即将过季,村里剩下大量闲置纸箱,农户们既没地方存放,又舍不得丢弃。徐志础得知后,将纸箱全部回收再销售,帮农户节省了7000多元成本。“小徐这孩子可帮了我们大忙了!”提起徐志础,荆坨村的农户们总会这样称赞。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青春才能在时代中绽放光芒。”徐志础说。从课堂到田野,徐志础和他的团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赋能农业,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书写着属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答卷。这份“助农初心”,将继续在田间地头扎根、生长,为更多农户带去希望。



记者 刘佳奇

文编 张璐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图片由本人提供


热门评论
打开北京顺义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60万销售额!这名顺义高校在校生创业助农 2025-10-24 11:13:50
划重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学习笔记来了 2025-10-24 10:05:16
顺义好风气 | 秋夜跃河勇救人!警民联手诠释“顺义温度” 2025-10-23 21:30:00
1426套!顺义这处回迁房首栋楼封顶→ 2025-10-23 20:00:00
引才育人!顺义多所学校发布教师用人需求 2025-10-23 19:00:00
没看够!下载个北京顺义呗!
北京顺义 融媒体接地气赢未来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