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老年人对保健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老年群体对健康知识了解不够,获取信息渠道不畅,也缺乏对假冒保健品广告和非法集资的辨别能力,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假借“保健”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导致许多老年人蒙受损失。

2017年4月,犯罪嫌疑人赵某经人介绍加入沈阳“老妈乐”公司项目,注册成立“老妈乐”食品经营部,自己担任店长。赵某借用“老妈乐”食品经营部的合法形式,以提供免费理疗、发传单、开会、投资人口口相传、免费旅游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宣传,通过售卖高价保健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方式,在短短一年间向40余位投资人吸收资金400余万元,投资人全部为60岁以上的老人,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在少数。许多老人轻信了赵某的宣传套路,购买了价格昂贵的理疗产品和投资理财产品,投入了多年攒下的积蓄,渴望能够快速赚回本金和利息。2018年,沈阳“老妈乐”总公司资金链断裂,赵某无法返还投资人本金及利息,40余位投资人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后来,侦查机关破获这起以购买保健产品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案,赵某终落法网。
一些企业通过会议营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体验、赠送礼品或者不合理低价旅游,以及电话推销、上门推销、网络销售等形式,向老年人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推销所谓的“保健品”。因“保健品”概念无法律定位,经常被采用偷梁换柱、偷换概念的手法,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进行混淆,骗取消费者信任,但所声称的保健功能未经科学评价和审批,往往不具备保健功能,甚至贻误病情。
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们:
一、增强自身防骗意识。不要轻信投资能够赚高息的投资陷阱,不要轻信各种提供免费理疗、免费旅游、特效保健品的宣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您看重的是每月返还的高额利息,而犯罪分子却是要侵吞您投入的巨额本金。
二、遇事不慌多沟通。当遇到自身无法处理的情况时,要及时向子女、亲友或社区工作人员等求助鉴别,千万不能盲从、跟风,避免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为发动群众举报非法集资活动,顺义区建立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制度,扫描下方图片,可以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进行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