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39家“妇”字号基地见证她们的兴农之路

2024-03-08 12:30:00 
刷新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在顺义,有39家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面广的“妇”字号基地,这让传统农业充满创新活力。一个个女性创始人投身乡村,在这片土地上砥砺奋斗、追逐梦想,在女性创新创业、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等方面贡献着她们的力量,绽放着属于她们的光彩。

       
       
       
             

张亚利(左二)和工作人员打理育苗室。

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顺义区最早成为“妇”字号基地的企业之一,社员大多为女性。“明天社会大课堂要用的音视频材料,还有育苗的种子都准备好了吗?”在育苗室内,合作社理事长张亚利正在和工作人员沟通次日的社会大课堂准备工作。


经过15年的发展,龙湾巧嫂的业务从种植延伸到现代农业体验,打造了休闲农业综合体,张亚利让更多女性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龙湾巧嫂合作社的社员采收梨。(资料图)

“当时成立合作社的目标就是把姐妹们种的水果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张亚利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注册了“龙湾巧嫂”商标,规范果品包装,请专家给社员培训指导,提升种植技术。“我们整合果蔬销售渠道,进企业、进超市、进社区,也帮助镇域内的农户进行销售。”张亚利说。如今,龙湾巧嫂经营果林3000余亩。

       
       
       
             

温室内安装了控温水袋。

走进“妇”字号基地北京三分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28个高效智控装配式日光温室。“这些黑色的水袋采用吸热材料制成,经过日光照射,水温约40摄氏度。夜晚气温下降,水袋逐渐散热,可保持温室内的温度。”北京三分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萍指着温室墙体上的黑色水袋介绍。

             

刘雪萍(右)采收菠菜。

刘雪萍2011年创立了北京三分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公司建设改造了北务镇林上村的49亩大棚,种植草莓、番茄、胡萝卜等果蔬,成为北务镇特色农业园区之一。

“看到闫家渠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后,我开始思考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应该作出怎样的贡献,这是一个好机会。”刘雪萍说。2022年,刘雪萍承租了市、区、镇、村共建的闫家渠现代化设施农业园。精准滴灌、自动控温、卷帘调整光照和温度……她将这些现代化种植技术运用到农业园中,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三合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采摘樱桃。

                 

北京优帝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鸿查看鸽子成长情况。

                 

北京鑫晔鼎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打理紫苏叶。

                 

北京黄氏庄园花卉有限公司工人采摘鲜切花。


龙湾巧嫂和三分地

是顺义区“妇”字号基地的缩影

越来越多的女性变身新农人

发展一个项目

带动一方经济

带领一批妇女增收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摄影 侯欣泽

文编 郑彧淼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部分区妇联供图

      
热门评论
打开北京顺义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顺义39家“妇”字号基地见证她们的兴农之路 2024-03-08 12:30:00
顺义巾帼展英姿,奋进建功谱芳华 2024-03-08 10:39:22
顺义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要求加快推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4-03-07 20:43:41
创城有我!顺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周”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2024-03-07 17:40:47
515人134000毫升,他们主动“撸起袖子”为生命“续航” 2024-03-07 17:35:00
没看够!下载个北京顺义呗!
北京顺义 融媒体接地气赢未来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