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2日)出版的《北京日报》特3版,专版刊发《以法治为新质生产力护航 顺义区以点带面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全文如下: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法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顺义区争创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进入攻坚期,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新政策、新模式、新理念加快了服务速度,提升了服务温度,更延伸了服务深度。
高水平法治正在成为顺义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底气”。
依法行政才能取信于民。为以法治力量护航区域高质量发展,顺义区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确保程序公正,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顺义区在全市率先出台《顺义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同时,组建专家评估团队对决策事项开展评估,为及时调整、完善决策提供依据。
在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上,顺义区制定《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形成公开征求意见全面化、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备案审查规范化、实施后评估常态化、责任追究严格化“五化”全流程工作模式。
为打造精简便捷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新生态,顺义区自主研发建设“顺义区规范性文件和政府合同审核、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构建覆盖“起草部门、审核机构、法律顾问”三维的合法性审查在线平台,实现一键掌握全区合法性审查工作即时情况。充分挖掘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价值,建立文件清理预警机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和“动态”展示,打造线上流转、即报即审、全程留痕、可回溯管理的合法性审查“顺义模式”。
顺义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指导办事群众使用顺意办APP。
此外,顺义区全方位织密法治保障“防护网”。在道路货运、工地施工扬尘等13个场景推行“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综合监管新常态,监管效能不断提高。政务服务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全面打造集成化服务,集约搭建智能化平台,85个事项实现16地跨省通办,区级全程网办事项全市最多,已达1700余项,全程网办率达100%。“顺意办”APP与“京通”小程序对接实现数据互通,区、镇街级3000余个事项以及100余个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可在移动端办理。
行政调解是化解纠纷的“小切口”,却能美满法治政府这篇“大文章”。顺义区立足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创新推出“2+1”行政调解体系,节约司法资源,降低维权成本,用“顺义温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行政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方式,以其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优点,在促进矛盾纠纷合理有效解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义区司法局行政复议调解科科长徐夫金介绍,早在2018年,顺义区就创立了“2+1”行政调解体系。“2”即打造两级行政调解组织,在区级层面设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在委办局、镇街层面设立行政调解工作室,这样的行政调解工作室顺义全区已建成60家。“1”指的是顺义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这个由区政府与区法院共同组建的区级行政争议化解中心,集合优势资源着力化解涉诉行政争议,经过多年探索,实实在在推动了政府主导、法院参与的“府院联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为了提高调解效率和水平,顺义区还组建了由专职调解人员、专业律师、法学专家构成的行政调解团队,为各行政调解工作室提供专业咨询、业务帮助。针对政府重大项目、社会影响较大、疑难复杂纠纷的行政案件,顺义区行政调解委员会都会选派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工作,确保专业力量因案制宜、精准指导。顺义区“‘2+1’创新模式带行政调解迈入快车道”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立足“2+1”行政调解体系。2022年5月,顺义区又进一步推进“复调衔接”助力多元解纷,依托区行政调解委员会、各行政调解工作室、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三点位”,已实现行政调解延伸连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打破了行政复议、行政审判、行政执法单打独斗的局面,以“一纵一横、多点联动”模式引导当事人选择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复调衔接工作启动至今,顺义区已调解行政争议3000余件,发挥了案结事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
顺义区全面延伸法律服务的深度,企业、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到哪里,切实让依法保护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两区”建设有法随航。顺义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为“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成立涉外民事审判团队,为涉外企业提供服务。
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北京经纬知识产权研究院落户顺义,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义分中心在中德大厦正式揭牌,新建3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为区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服务;落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探索建立适应创新型企业特点的专利权质押融资路径。
设立全市首家经济功能区互联网“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站”由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合作设立,立足园区内企业司法需求,辐射覆盖顺义区全域企业,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务培训、司法建议等相关服务,打通了司法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推进园区数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顺义区司法局赴理想汽车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座谈环节)。
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实体经济。成立由14名律师组成的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团,先后走进理想汽车等民营企业,为企业提供“私人订制”法律服务,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依法维权意识,累计服务企业70余家,开展法治讲座56场,提供法律意见200余条。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