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在6月9日第17个国际档案日,顺义区档案馆首任馆长,年过九旬的陈宜仁将自己退休后精心编写的《老年人说抗日》一书捐赠给了顺义区档案馆。此书不仅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丰富了顺义区档案馆馆藏。


《老年人说抗日》一书。

陈宜仁(中)签署《顺义档案馆征集捐赠档案接收移交单据》。
在陈宜仁家里,区档案馆举行了简单且正式的小型捐赠仪式,现场为他颁发了捐赠证书,并签署了《顺义档案馆征集捐赠档案接收移交单据》。

陈宜仁整理《老年人说抗日》手稿。
《老年人说抗日》一书共分九个章节,共计十一万三千字,每一页纸张、每一行字迹都凝聚了陈宜仁对研究、记录家乡历史的一腔赤诚情怀。书中详细记录了顺义从游击区到根据地的整个进程,展现了顺义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不屈、顽强斗争的精神风貌。这些真实的故事和珍贵的资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丰富了顺义区档案馆馆藏。
“这些历史不能被埋没,更不能被遗忘。”陈宜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铭记那段岁月。

陈宜仁退休后凭着对档案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从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历时三年深入大孙各庄镇、北务镇、李遂镇、南彩镇、杨镇的101个村,寻访了303位老人。这些老人中,有的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有的是受害者家属。他们讲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提供了珍贵的素材。陈宜仁将这些素材精心整理,并翻阅大量档案,最终撰写成这部书籍。

陈宜仁获得的捐赠证书。
区档案馆馆长柳亚辉说:“陈宜仁在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积极收集整理顺义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令人敬仰。此外,他还捐赠了自己几十年来收集保存的各种党史资料,包括北京市各区的革命史。这些资料非常珍贵。”
近年来,顺义区档案馆依法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大档案接收工作力度,不断拓展档案资源收集范围,基本建立起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
记者、摄影 丁越
文编 张璐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