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日前,“2024北京榜样”——“每周人物榜”发布6月第一周周榜人物。“牛栏山之光”榜样人物暴晓燕上榜,作为“熊猫血”志愿者,她已经坚持义务献血17年。

暴晓燕正在献血。
暴晓燕是牛栏山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员工。她的血型是AB型Rh阴性血,在我国人群中占比为万分之三,因为非常稀少,又被称为“熊猫血”。
2006年,她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检验血型时才知道自己是“熊猫血”。当时她想到:自己将来要是生病了需要输血该怎么办?假如有和她一样血型的人得病了需要帮助,又该怎么办?
于是暴晓燕开始查阅资料,找到了一个叫“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的互助群,成为了一名稀有血型的献血志愿者。
她回想起第一次给稀有血病人献血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22时许,暴晓燕接到紧急求助电话,一名患有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孩子次日急需输血。
放下电话,暴晓燕难以入眠,她希望自己的血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第二天凌晨,我早早就到了医院,当孩子的家属看到我,知道我的血可以延续亲人生命的时候,他们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不出话来。当时看到他们眼中那种期盼的目光,我坚定了自己在献血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暴晓燕告诉记者。

暴晓燕正在献血。
义务献血的17年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持续了三年多。一名80多岁的老人病情极为特殊,大约每50天就要输一次血。当时,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组织志愿者们开始了一场献血接力。暴晓燕和志愿者们一起坚持运动健身、规律饮食,保证随时能达到正常献血要求。
这场爱心接力,让暴晓燕与老人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救助关系,她更像是守护着一位长辈、一位亲人。
后来医院大夫告诉她们,老人临终前说:“如果没有这些志愿者,自己根本坚持不了那么多年。”
17年来,暴晓燕已义务献血20余次,累计献血6000余毫升。

暴晓燕参加宣讲活动。
在自己成为志愿者的同时,她还动员全家都去检测血型。结果发现,全家有5个人是“熊猫血”,现已分别加入了山西、武汉等当地稀有血型联盟的志愿者队伍,并多次献血救人。
17年的付出和奉献,暴晓燕尽管收获了很多荣誉,但她说:“这些沉甸甸的奖章,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和责任。我希望有更多稀有血型的人加入志愿者团队,让稀有血型的患者早一点得到救治,努力让‘稀有’不再稀有!”

记者 李一鸣
文编 郑彧淼
美编 屈义利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