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起床
5:30看小麦
7:00修农机
近100天
唐首魁的“机手日志”里
记录着同样的日程
变化的则是每天工作的重点
今天是检修免耕播种机
明天是检修悬挂式收割机
夏收时节
和唐首魁保持同样作息的农机手
在全区共有351人


唐首魁所在的北京木林旭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具40余台(套)。从3月底开始,大家就已经为仲夏时节的收获而忙碌了。
“农机必须每天查看。它和汽车不一样,单机就达2吨重,作业时再加上种子、化肥等,重量能达3吨多,而且都是悬挂式作业,不能有任何闪失,避免出现‘金属疲劳’。”唐首魁告诉记者。

唐首魁仔细检查农机,确保不误农时。

进入6月中旬,距离麦收的日子越来越近,合作社的农机手们也更加忙碌。“从去年秋天播种到现在收获,历经8个多月,必须颗粒归仓!等到收获高峰时,机器需要整夜运转,农机手们采取三班倒的方式,确保歇人不歇机器。”北京木林旭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旭春向记者介绍,“因为要抢收抢种,农时不能耽误。”


为何要抢收?这是一个关乎粮食品质和产量的问题。小麦的成熟季节正值雨季的开始,若小麦不及时收割,受雨水浸泡后容易发芽,影响粮食产量。而且小麦沾水后,晾晒也是问题。在田间自然干透、成熟饱满的小麦才是最理想的收割效果。
为何要抢种?唐旭春说:“小麦收获后,要立即播种玉米,这是为了抢农时。金钱买不来时间,只有及时播种,才能确保秋粮的丰收。”
作为粮田,一年的收成来源主要是两部分,夏粮小麦和秋粮玉米。玉米必须在秋季收获,因为再晚一些气温就不足以支撑玉米的生长。从夏收到秋收,3个多月的时间正好是北方常见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所以必须要抢种。早一天收种,谷仓就高一些,丰收就多一些。


临近中午,日头正盛,唐首魁已检修完一半的农机,他的草帽已被汗水洇湿。中午短暂休息后,他将继续检修剩余的农机。
麦收前,农机手们每天都要忙碌到19时多,只有把机器逐一完成安全检查,他们才能放心。尽管近期工作比较累,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站在田边,看着眼前的遍地金黄,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


唐首魁期待的“香味儿”
是大自然给予农机手
以及所有参与8个多月
小麦孕育的人们
最好的礼物
记者 李一鸣
摄影、制图 隋馨睿
文编 丁月
美编 屈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