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第二季度上榜人物于近日揭晓,市公安局顺义分局仁和派出所副所长郭一龙上榜。从“小郭”到“郭队”再到“郭所”,14年的坚守,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真心实意、亲力亲为,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郭一龙整理案卷。
郭一龙从小就向往警察这个职业,2010年从北京警察学院治安系毕业后,成为仁和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为人亲和,周边群众亲切地称他“小郭”。随着接警数、办案量的积累,郭一龙对公安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派出所的工作不仅仅是案子本身,更是案卷背后的人、地、事等复杂情况的总和。”郭一龙说。

2017年,郭一龙成为社区警务队副队长。他扎根社区、走访群众,把一个个警情数据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邻里日常,从群众的声音中切身了解社区动态,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他积极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最大程度发挥社区民警的纽带作用,维护辖区稳定。
郭一龙盯的不只是警情,还有辖区里的“冷暖”。在梳理管片的独居老人台账时,郭一龙发现一位老人无儿无女、孤苦无亲,独自居住在五六平方米的农场空房里。他放心不下,经常去探望。一次暴雨过后,他前往老人家中,发现老人高烧蜷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他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之后,他查政策、集材料、跑手续、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帮老人住进了专业的老年公寓。

郭一龙在三级指挥室值守。
执法办案的经验与社区工作的沉淀,让认真、坚韧的郭一龙更加沉稳干练。2021年6月,郭一龙成为仁和派出所副所长。他也时常告诉自己“公安工作干得好不好,辖区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
仁和派出所辖区内的河南村是顺义区村域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全村三万余人。有段时间,村内连续出现盗窃非机动车的警情,困扰着群众的日常生活。郭一龙带领打击队实地蹲守,逐点击破,严厉震慑违法行为。


郭一龙(左二)与辖区群众交流。
他还协调仁和镇政府对村内老旧监控设备进行改造,规范了非机动车集中停放,推动构建24小时社区警务站和河南村综合治理中心,让警力、民力形成合力。在郭一龙和战友们的不懈努力下,仁和派出所的“盗非”案件发案率较前三年均值下降46.7%。
“干了,就认认真真干到底。”郭一龙表示,“辖区群众的事,无论大小,我都会尽力去解决。”

记者 康迎节
文编 张玲玲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