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不停步
织密安全“防护网”
顺义区司法局邀您参与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线上答题活动!
第一题
申请设立音像出版单位,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批准的,发给《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由申请人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二题
音像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音像制品及其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明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和音像制品的版号、( )、著作权人等事项;出版进口的音像制品,还应当标明( )。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三题
图书出版社、( )、期刊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不得出版非配合本版出版物的音像制品;但是,可以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出版配合本版出版物的音像制品,并参照音像出版单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四题
音像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出借、出售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转让本单位的名称,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的( )。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五题
申请从事音像制品复制业务,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批准的,发给《复制经营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六题
音像复制单位应当自完成音像制品复制之日起( )年内,保存委托合同和所复制的音像制品的样本以及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副本,以备查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七题
音像复制单位不得接受非音像出版单位或者( )的委托复制经营性的音像制品;不得自行复制音像制品;不得批发、零售音像制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八题
音像复制单位接受委托复制境外音像制品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持( )的授权书依法到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复制的音像制品应当全部运输出境,不得在境内发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九题
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批准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取得许可证、批准文件,或者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直至( )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第十题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音像制品出版、进口单位,擅自从事音像制品出版、制作、复制业务或者进口、批发、零售经营活动的,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权予以取缔;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经营的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可以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