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截至2024年底,顺义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已成立三年,在公园建设、城市绿化、森林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11月,区园林服务中心、长青林场、林木绿地管护中心进行联合重组,成立顺义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为顺义区花园城市建设与园林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温榆河公园(故城记忆)。
顺义首个大型城市森林绿地“双兴绿地”建成,北京温榆河公园(故城记忆)开园迎客,石园南区“街心公园”与卧龙环岛西北侧林地“卧龙西园”先后改造完成……三年间,公园增至16个,公园面积扩大102.43万平方米,年客流量超1016万人次,有效提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
望泉寺城市森林工程、顺义中央公园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潮白河游船项目在滨河森林公园通航,区属公园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年来,中心按照“彰显特色、留存记忆”的原则,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471.29万平方米道路绿地、2280.8万平方米林地养护管理工作,道路两侧林地风貌进一步改善。通过彩化建设、花卉布置、精细养护等方式,按季节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鲜花上街”装饰,三年来共栽植各色花卉336万株。
小朋友参与植树活动。
中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坚持科学造林,在“扩绿”上务实笃行。三年来,通过实施植树造林、科学优化树种林种、景观节点绿化美化等工程,以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等为契机,组织义务植树活动95场,激发全民参与热情,顺义“含绿量”大幅提升。
中心坚持生态富民,在“兴绿”上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郊野公园花海景观建设,在东郊公园(顺义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故城记忆)等公园栽植极具观赏性的粉黛乱子草、向日葵、马鞭草,呈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主动探索“公园+农林”模式,在温榆河公园开展林下经济建设与科普活动。
中心坚持保护优先,在“护绿”上久久为功。构建“联、防、控”一体化森林防火机制,加大防火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综合防控能力。将仁和公园、卧龙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通过丰富植物品种、增加食源,规划设计多处生态岛屿,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水平。
市民在集市上选购特色农产品。(资料图)
中心以创新思维搭建平台,打造消费新场景,以“公园+”业态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24年年初,顺义公园首次举办“助农惠民大集”,吸引5600余名游客参与,涉及12家区属企业和54家农户的丰富农产品,有效拓宽了顺义本土农产品的市场销路。
中心秉承“文化融园”新思路,深入挖掘公园文化资源,打造“一园一品”特色。顺义公园荷花节、仁和公园牡丹展、东郊公园(顺义园)候鸟展三大活动,通过引入不同主题的文化展演、非遗传承、景观布置等场景,逐渐成为顺义市民记忆里的代表性符号。
减河公园春花季、花博会主题公园桂花展的相继推出,将区属公园人文景观与生态体系相融合,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期待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记者 张子燕
文编 丁月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相关单位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