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破土!是春日大片,也是丰收希冀

2025-04-01 11:14:14 
刷新


3月中旬开始

全区小麦进入返青期

一望无垠的麦田

在蓝天白云下铺展开来

偶有几瓣桃花簌簌落下

点缀在一片翠玉之中

一幅自然的春光美景跃然眼前


李桥镇西大坨村,一望无垠的麦田。


不仅是景观,麦田还承载着全年丰收的希望。3月25日,区农服中心技术人员来到位于李桥镇的田间,分析小麦生长情况。采样之后,技术人员判定今年苗情“稳了”。


区农服中心技术人员在田间查看苗情。


区农服中心副主任张爱军说:“目前全区15.5万亩小麦正值返青期,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包片分组深入田间进行巡回指导,推动小麦春管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力争实现小麦单产提升。”


稳住苗情,靠的是科技加持。北斗导航点亮麦田、无人机智能“感墒”、5G技术赋能温室种植……一幅“科技春耕图”徐徐展开。


麦苗青青。


“北斗指路,铁牛耕耘”。在高丽营镇一村的田地,驾驶员徐朝军操作着装载北斗导航的农机。他设定好参数后,拖拉机便以厘米级精度在田野上勾勒直线。“有了北斗导航,每一粒种子都能被均匀播撒在合适的位置,出苗率大幅提高。”徐朝军说。旋耕、施肥、播种等工序在北斗导航系统下环环相扣,100亩春小麦5小时内全部“安家落户”。


农户用无人机巡查麦田。


李遂镇的麦田上空,2架植保无人机正配合地下铺设的物联感知系统,构建起立体网络。“90后”新农人杨良在手机上轻点“MAP智能化农场”软件,通过遥控器对1公里范围内的卷盘喷灌设备和平移喷灌设备下达指令,喷洒出伞状水雾为麦田补水。


田间小麦蓬勃生长,温室内的蔬菜也不落后。


食为鲜共享农庄配备的5G智能传感器,工人用手机就能完成耕作。


北石槽镇食为鲜共享农庄内,5G智能传感器将土壤状况、作物的生长情况实时转化成数据流,工人用手机就能完成耕作。“过去百亩良田需要十几个劳动力,如今科技赋能让‘汗滴禾下土’变成了‘云端稼穑图’。”食为鲜共享农庄负责人肖卫超说。


5G技术让每株作物的生长状态都能被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的微妙变化,都在智慧农业平台上映射出精准调控的成果。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杨菊说:“我们将进一步推广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顺义农业朝着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


生机勃勃的顺义田地。


当古老农耕文明与现代数字技术深情相拥,每一粒破土的种子都承载着科技兴农的希望。潮白河畔这片土地上不断结出的丰收硕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的“顺义力量”,也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顺义经验”。



记者、摄影 李一鸣

文编 丁月

美编 屈义利

部分相关单位供图


热门评论
打开北京顺义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科技破土!是春日大片,也是丰收希冀 2025-04-01 11:14:14
顺义招聘教师131人,今起报名! 2025-04-24 18:10:10
毛҉毛҉毛҉,顺义区“组合拳”持续治理→ 2025-04-24 16:46:07
打破技术壁垒!顺义企业让钛合金粉末实现量产 2025-04-24 14:42:13
屠洪刚现身“五月的鲜花”现场—— 2025-04-20 18:00:00
没看够!下载个北京顺义呗!
北京顺义 融媒体接地气赢未来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