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近日,2024年度北京市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公布,顺义区龙湾屯镇三合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樱桃红了,致富行了》、木林镇大韩庄村的《小田变大田,稳产又增收》两个案例入选。
樱桃红了,致富行了
冬日的龙湾屯镇,寒风虽冽,三合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却春意盎然。30000平方米的大棚内,樱桃树苗破土而出,生机勃勃。
合作社理事长朱双民介绍:“咱合作社一万多棵樱桃树,都种在智能控温设施大棚里,还有2个多月,早熟的樱桃就将挂满枝头。”
2024年夏季,樱桃成熟挂满枝头。(资料图)
这些樱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农户增收的金钥匙。曾几何时,合作社因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黯然失色。然而,随着“龙湾质造”科技兴农服务体系的引入,合作社迎来了蜕变。
引入矮化密植技术、专家面对面指导,合作社的樱桃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全产业链发展的飞跃。加之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双管齐下,新型产业经营模式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
2025年春节前,合作社为社员发放新年礼。
2024年,合作社每亩产量增长30%,惠及农户超160户,人均增收突破20000元!
樱桃红了,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小田变大田,稳产又增收
木林镇大韩庄村,“两路”交会,“一口”通达。“两路”即通怀路、木孙路,“一口”即京承高速大韩庄收费站,这是大韩庄村的地理位置优势。2021年开始,大韩庄村以2200余亩耕地为基础,抒写了一篇“红薯+”农文旅融合的佳作。
大韩庄村道路通达。
大韩庄村与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合作社携手开展“村企”联营,在1200亩连片耕地种了“西瓜红”红薯、“烟薯25”红薯,亩产高达2500千克,这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2022年,大韩庄村首次举办采摘活动,仅红薯销售收入七天就突破10万元,亩均产值达5000元。而后,村里打造了“种一棵有担当的红薯”品牌,节假日期间举办的各种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2024年,村里打造了“韩晓农文化场院”,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村民以房屋入股,共同经营文创基地。
大韩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大维和村委委员研究农产品深加工路径。
在连续几年的发展中,村里动员村民合理流转土地,再加上各项补贴等措施,村民收入得到了明显增长。截至2024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较2021年增长了4000多元。
“我们计划发展集红薯主题餐厅、手工体验工坊、红薯主题民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初步预计带动就业30人次、首年营收50万元。”大韩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大维说。
规划引领,顺势而为,大韩庄村以创意和实践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典范。
初秋时节,村民收获红薯。(资料图)
“下一步,顺义区将积极开展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同时进一步挖掘农民收入增长潜能,结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农民增收致富。”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管理科科长赵营表示。
记者、摄影 李一鸣
文编 张璐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部分相关单位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