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角尖尖,艾叶青青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
愿每个人都能
品尝时光的香甜
年年岁岁皆如愿
岁岁年年长安康
粽子飘香,寓意着团圆与和谐。每当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享受这份独特的节日美食。今天,就让我们从中医视角,解密端午粽的养生密码。
粽子里的中医
“五行密码”
端午的饮食习俗蕴含了中医的养生智慧。农历五月天气温热,毒虫(微生物)大量繁殖,古称“五毒月”。因此,端午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注重健脾、除湿、驱毒。粽子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是适合端午养生的美食佳品。
1. 谷米为基,补益中气
粽子大多以糯米或大黄米为基,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大黄米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除烦止渴的功效。
2. 粽叶清凉,解暑除烦
粽叶北方多用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南方多用箬竹叶、荷叶,箬竹叶可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3. 馅料搭配,辨证而食
赤豆粽:赤小豆健脾祛湿、利水解毒,适合湿热体质者。
红枣粽: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体虚之人尤宜。
蛋黄、肉粽:蛋黄和鲜肉有补虚强体、补益气血的功效,但高血脂者慎食。
食粽的“黄金搭档”
有哪些?
1.搭配时令蔬菜、低糖水果,如清爽丝瓜汤、拌西红柿等。
2.搭配黄酒或菖蒲酒,黄酒有健运脾胃、舒筋活络的作用;菖蒲酒能化湿和胃、开窍辟秽。
3.搭配普洱茶、菊花茶等,普洱能理气健脾,绿茶能消食降脂、清热泻火,都是非常不错的“黄金搭档”。
食粽的四点注意事项
1.注意不可贪食。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注意不可冷食。食后不宜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食物,遇冷凝结不宜消化,容易腹胀,市面上流行的冰粽也不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
3.注意不可空腹食。空腹食用糯米,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容易引起胃痛、消化不良,还可能对血糖稳定造成影响。
4.注意不可睡前食。粽子热量较高,睡前吃不但不易消化,还易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尤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