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身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五星红旗与不远处整齐列队的身影构成一幅庄重的画面。作为顺义融媒的记者,我心中涌动着不同以往的厚重感。我不仅要亲眼见证眼前这承载历史意义的盛大时刻,更要用心捕捉细节里的历史回响。
9月3日清晨的天安门广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早上,阳光洒在天安门广场,暖场合唱的歌声缓缓响起,纪念大会即将开始,我的心情变得格外激动。我身旁不少观众也都纷纷跟随合唱团齐声歌唱。一首首经典歌曲宛如一条时光纽带,串联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远,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战火中奋勇拼搏的身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和广场合唱团。
听着由首都40所高校3000人组成的广场合唱团的歌声,我不禁感慨万千。80年前,无数青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洪流,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80年后,新时代的青年们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抗战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上敬礼。
作为顺义融媒的记者,我曾多次前往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采访,近距离观看过庞山惨案纪念碑的碑文。那些珍贵的文物和翔实的资料,就像一个个时光的碎片,让我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我了解到顺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顽强抗争的。
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9时,纪念大会正式开始。全体人员肃然起立,在80响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官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正步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响彻云霄的礼炮、铿锵有力的步伐,震撼着我的心灵。升国旗时,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大声唱着国歌,仰望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泪水不由自主地在眼中打转。
空中护旗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空中梯队组成“8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预警指挥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仪仗方队接受检阅。
陆军方队接受检阅。
战旗方队接受检阅。
两栖突击方队接受检阅。
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
阅兵环节,现场气氛在一个个方阵惊艳亮相时高潮迭起。所有人都纷纷拍照记录下这一心生自豪的时刻。这不仅是国防力量的象征,更是对先烈们的最好告慰。
沉浸在盛大的阅兵现场,我不禁感慨,多少革命先烈在千难万险中跋涉,在枪林弹雨中战斗,在壮怀激烈中牺牲,在上下求索中坚定信念,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而我们,更应该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不断前行。
纪念大会现场,顺义区的观众纷纷拍照。
现场观众挥舞国旗和纪念大会标志旗。
纪念大会现场放飞和平鸽和气球。
纪念大会尾声,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气球相继升空,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这么多和平鸽,太震撼了!”“希望世界和平!我爱中国!”身边的感叹声交织。
我抬头仰望天空,那种深深的震撼之感如汹涌的潮水不断席卷内心。80年前,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80年后,我们拥有了足以守护和平的强大力量。白鸽与气球带着我们对先烈的缅怀和对和平的期许,越飞越远。我相信,这一定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年号台。
活动结束时,我又严肃而恭敬地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年号台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方两侧,“1945”和“2025”的年号醒目,左右共14只和平鸽,姿态活灵活现。许多观众也都在这里驻足停留,默默地凝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仿佛在向先烈们诉说着心中的敬意。
记者 侯欣泽
摄影 侯欣泽 张德旭
文编 郑彧淼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