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中秋节前夕,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内桂香浮动、雅韵悠扬,来自12个国家的50名留学生相聚于此,共同参加以“月映非遗・江山赋秋”为主题的中秋非遗雅集活动。
“金种子诗词吟唱团”演唱《江南》。
活动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金种子诗词吟唱团”演唱的《江南》中拉开帷幕,这支吟唱团由50余名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组成。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他们将中国古诗词的韵律与意境娓娓道来。
留学生学习弹奏中国传统乐器。
在“雅趣竞技”区,留学生们跟着指导反复练习投壶姿势,投中后立刻拿起谜面,用汉语向身边的社区居民求证,在一来一往的对话里,探寻中秋习俗的奥秘。在“游艺唱诵”区,他们主动发起诗词接龙,用汉语清晰念出“海上生明月”,瞬间引发居民齐声应和“天涯共此时”,笑声与吟诵声交织成动人的文化共鸣。
留学生体验做花灯。
留学生代表拉丽娅说:“今天很高兴,很喜欢这些活动,我尝了非常好吃的糖葫芦,做了花灯,这是非常难忘的体验。”以中秋文化为魂、传统民间技艺为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社区居民与国际友人在文化交流中共迎中秋。
留学生代表康晨说:“今天现场能有机会体验中国传统非遗技艺,非常有趣。我发现这里的人都非常友好,很开心今天能来到这里,以后我也会邀请朋友们一起来顺义玩。”
留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我们邀请了留学生到社区和居民一起参与非遗活动,就是想让大家在活动中促进交流、增进感情,让社区更具‘国际范儿’。”江山赋社区党支部书记亓伟伟介绍。
江山赋社区居民李女士说:“现场和留学生共同合唱《江南》时,我非常激动,心里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相信,孩子们看到此情此景,也会在心里种下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不仅能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更能带着这份文化底气,大方地与世界对话,让更多像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和非遗,被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和喜爱。”
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之约,不仅让社区的中秋氛围更加浓厚,更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外的文化桥梁——它让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交流中绽放新光彩,让非遗更具生命力,也让“国际范儿”的社区温度直抵人心。
记者、摄影 张子燕
文编 张玲玲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