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HICOOL帮助一位位创业者完成了从梦想到现实的蜕变。他们带着前沿技术的火种、解决行业痛点的初心,通过HICOOL来到顺义、扎根顺义,依托平台的资源赋能与区域的产业协同,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跨越,为区域发展贡献了创新力量。
本系列聚焦HICOOL企业发展历程,透过他们的创业初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记录顺义开放的姿态、完善的配套、精准的服务,展现HICOOL与顺义同频共振,共同书写创新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图景。
“用登陆火星的材料制造手机壳”——中国注册商标“火星壳”的背后,是一般见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品牌名:newcloth)对“新奢”的重新定义。这家诞生仅三年的企业,以宇航服纤维、超级PBO材料为刃,打破高端配件行业传统格局,在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上凭“宇航服纤维上的人类史诗”项目斩获三等奖。
英文注册商标。
“newcloth”的名字有双重含义:“new”代表像素化的新材料科技,“cloth”象征古老的制造行业。newcloth的创始人周一骏说:“我们要用新材料来变革古老的行业。”从创立之初,品牌就确立差异化路径——摒弃皮革、贵金属等传统奢侈品材质,选用宇航服纤维Vectran、钛金属、PEEK人造骨骼等尖端材料,打造“可随身携带的科技奢侈品”,而“火星壳”的注册商标,更直接锚定其“火星级材料标准”的产品定位。
周一骏在新品发布会上作演讲。
驱动这场变革的,是创始人周一骏的跨界履历与家国情怀。拥有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国际政治博士学位,曾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的他,早年曾任我国驻外大使馆新闻官,后历任乐视董事长办公室副主任、滴滴出行总裁助理,还以《南方周末》特约撰稿人、《人民日报》海外网专栏作者的身份观察产业变革。
“不想做技术搬运工,要造中国自己的超级材料。”正是对解决 “卡脖子”技术的执着,让周一骏在2022年携手团队开启newcloth的创业之路——从外交舞台到材料实验室,他始终瞄准“用科技赋能日常”的目标。
公司部分产品。
从100万美元起步到占据国内400元以上高端手机壳市场绝对头部位置,newcloth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newcloth的发展轨迹清晰勾勒出“材料迭代——产品创新”的进阶之路:
2022年:全球首发“宇航服纤维手机壳”。12月1日,首款产品“火星日落”上线,采用Vectran宇航服纤维(常用于航天器制造),将行业普遍50克的手机壳重量骤降至15克,厚度仅0.75毫米,定价699元,同时创下了世界级轻薄纪录。
完成对Evutec的收购。
2024年:一般见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创“韧镀工艺”,布局全球供应链。攻克“韧镀工艺镜面钛金属镜头圈”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感;收购美国芳纶纤维巨头Evutec,巩固高端市场头部地位。
2025年:一般见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国产PBO突破,斩获行业大奖。1月,与新晨新材联合发布国产PBO超级纤维“上甘翎”(型号 CC240),模量高达240Gpa,三根纤维即可吊起150斤的成年人,标志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PBO量产国,打破日本技术垄断。随后,基于“上甘翎”纤维的《希望的田野》手机壳上线,PEEK镜头圈搭配PBO背板,定金1952元,52件限量款48小时售罄。
“目前,团队正准备入驻HICOOL产业园二期。HICOOL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未来希望借助园区的产业配套、人才孵化等资源,进一步扩大PBO纤维在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完成更多‘从0到1’的突破。”周一骏说。
记者 张子燕
文编 张玲玲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图片由企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