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会、龙灯会、曾庄大鼓
……
杨镇龙年元宵节主题活动
在北京国际鲜花港热闹开场
各村居拿出“看家本领”
用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表演
和精彩的文艺演出
欢欢喜喜闹元宵
非遗项目小车会热闹开演。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非遗项目小车会正式开始。咚咚锵,咚咚锵……一支39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现场响起阵阵喝彩声、欢笑声,大家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感受着节日的热闹喜庆。“我小时候,过年就有这个小车会,今天和家人朋友一起再次近距离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真高兴。”村民韦鸣说。
杨镇曾庄大鼓表演。
杨镇曾庄村大鼓队演员身着盛装,气势如虹地敲响曾庄大鼓,铿锵的鼓声为节日增添了喜庆和热闹。“曾庄大鼓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由战鼓演变而来,外形古朴、声音厚重、张弛有度,套路变化多样却不混乱。大鼓演奏时阵容整齐、鼓手威严,风格独特,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曾庄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吕炳忠说,“通过本次活动把非遗文化的魅力展示给更多观众,我感到很自豪。”
杨镇龙灯会。
当天,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18名小学生齐力挥舞两条巨龙,时而双手持龙,高举过头,表演“金龙叩首”;时而手提龙身,围在腰间,表演“双龙抢珠”,一整套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们是来自中关村一小顺义学校的学生,龙灯会已经被列入学生日常必学的标准课程。杨镇一街龙灯会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最早是为祭祀而举办的庙会活动,后转变为娱乐乡民、增加节日气氛的活动。
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活动现场,舞蹈、相声、合唱等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诙谐幽默、新颖活泼又接地气的表演,让在场的村民大饱眼福,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次活动,我们准备了很久,今天终于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我内心非常激动。”杨镇三街文艺队队员周宇轩高兴地说。
杨镇年画展览吸引村民驻足欣赏。
在舞台一侧,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年画展览同步展出,本次展示的35幅优秀年画作品精选自全国各地,题材紧扣年俗、丰收、喜庆、祥和,色彩斑斓、生动有趣,描绘了新时代小康生活新图景,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成果,吸引众多村民驻足拍照欣赏。“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大对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杨镇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马会梅表示。
记者、摄影 隋馨睿
文编 郑彧淼
美编 屈义利




